2025年9月26日,由昌平区委统战部指导,昌平区文旅集团等单位联合实施,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深度参与的“在昌平向未来”港澳台及国际青年创聚营秋季学期活动顺利开展。我校国际教育学院/港澳台教育中心组织80余名港澳台及国际学生走进银山塔林、辛庄艺术村及下苑艺术家村,开启了一场融合传统文化溯源与新农村发展观察的沉浸式文化体验之旅。
活动中,学生们首先探访了位于昌平区北部的银山塔林。作为明清“燕平八景”之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银山塔林,以其金、元、明、清四代留存的 19 座古塔群落为学生们铺展了一幅立体的佛教文化与建筑艺术长卷。在砖石塔影与苍松翠柏间,学生们通过古塔的形制构造与历史沿革,直观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连续性与厚重底蕴。同学们漫步于林峦叠翠之间,近距离观摩这些历经数百年风雨的古代佛教建筑,感受其精湛的雕刻技艺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随后,学生们走进充满活力的辛庄村与下苑村。辛庄村以其独特的艺术乡建模式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村庄将公共艺术融入日常生活,墙绘、雕塑点缀于民居巷弄,展现了新时代乡村的美学追求与社区活力。毗邻的下苑村则已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的艺术聚落,众多国家级艺术家在此设立工作室,形成了集创作、展览、交流于一体的浓郁艺术氛围。同学们在这里与艺术家面对面交流,参观由老旧民居改造而成的独特艺术博物馆和工作室,亲身感受艺术如何为乡村振兴注入灵魂,驱动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与创新发展。
此次活动同样是国际教育学院国情教育第二课堂暨“感知中国——绿水青山中的红色记忆”的重要环节,通过串联文化地标与乡村实践场景,为中外学生搭建起感知传统文化、触摸当代中国的立体平台。学生们在参观后表示,从银山塔林的千年古韵,到辛庄、下苑两村的艺术新貌,大家不仅拓展了对北京昌平丰富文化资源与乡村发展现状的认知,更在沉浸式体验中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的理解与认同。这场旅程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外学生既深切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包容性,也直观看到了新农村建设中的创新活力,为跨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承创新提供了鲜活灵感。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样的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跨文化理解,激发了青年群体参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热情。

本次活动以文化为纽带,旨在加强港澳台及国际学生对中国发展成就的直观认识,推动青年交流与文化互鉴,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年贡献力量,让青年们在实践中感受发展、在交流中增进友谊,成为中外文化互鉴的“参与者”和“传播者”。
附:昌平文旅新闻链接:
北京昌平:
https://mp.weixin.qq.com/s/Zp2xYxj0-gQkufUcv8-4gA
央广网:https://apicnrapp.cnr.cn/html/share.html?id=30288137&ui=fIWcfIj9LU6Et/BSfdte87paCh8SVSGyI6JWSxvo7V02d0H6yjNf8MbE0jTL4hao&action=share&type=1